來源:每商網(wǎng)MS
撰文:馬冰冰
幾經(jīng)輾轉,讀書郎終于敲響了港交所的鐘聲。
哪怕沒有買過讀書郎的產(chǎn)品,僅憑借廣告金曲“讀呀嘛讀書郎啊,背著那書包上學堂”、“電腦做功課,名師做家教”都能勾起一代人的童年記憶。
讀書郎分別在2021年4月和11月申請港交所上市,但均因未能在6個月內(nèi)通過聆訊而自動失效。
經(jīng)歷過兩次上市失敗的老牌智能學習設備品牌讀書郎終于在23歲時迎來了喜訊,7月12日,讀書郎正式登錄港交所,邁向了新的道路。不過,未來等待它的又會是什么呢?
今日,讀書郎上市即破發(fā),發(fā)行價為7.6港元/股,開盤就下跌超28%,然后呈小幅上漲趨勢,隨后維持在6.7港元/股,市值在26億港元左右。
第一部分:擁擠的智能教育賽道,還放得下讀書郎嗎?
創(chuàng)立于1999年5月的讀書郎,懷揣著“科技賦能,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”的使命,專注為為中國的中小學生、家長及及學校教師設計、開發(fā)、制造和銷售各種嵌入全面數(shù)字化教輔資源的智能學習設備。產(chǎn)品包括學生的個人平板、智慧課堂解決方案、可穿戴產(chǎn)品以及一些智能配件。
近些年的發(fā)展,讓教育智能硬件賽道擁擠起來了。
根據(jù)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,中國智能學習設備服務的市場規(guī)模在2021年已經(jīng)達到人民幣659億元,預計在2026年可以達到1450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為17.1%。
受到近兩年的疫情影響,線上教育市場規(guī)模也在穩(wěn)定增長。盡管這一賽道前景較好,但讀書郎仍要面臨老牌企業(yè)步步高,以及新型科技企業(yè)科大訊飛等的挑戰(zhàn)。
有道針對學生群體推出了詞典筆,步步高在兒童智能手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,作業(yè)幫發(fā)布小鹿寫字筆……玩家在不斷加碼教育智能硬件賽道的同時,對于讀書郎無疑是場不小的打擊。
與這些創(chuàng)新型的競爭對手相比,讀書郎用著6年前發(fā)布的高通驍龍835處理器,卻賣著5000元的學生平板。有評論稱,高配低價早已成為了讀書郎的代名詞。
第二部分:短板凸顯,優(yōu)勢不再
不過,每日商業(yè)報道(www.bizvcw.com)了解到,2021年按總零售市值計算,讀書郎在中國的智能學習設備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二,若按照總設備的出貨量計算,讀書郎在中國的智能學習設備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五。盡管如此,讀書郎在全國的市場份額還未超過7%。
在2019年-2021年間,讀書郎的營業(yè)收入分別為6.70億元、7.34億元和8.13億元。其中,學生的個人平板收入在總收入中占大頭,業(yè)務短板凸顯。2019年-2021年三年間,學生個人平板收入分別為5.41億元、6.65億元和7.05億元,分別占比80.8%、90.6%和86.7%。
而凈利潤由2019年的0.69億元增加32.5%至2020年的0.92億元,并減少至2021年的0.82億元。究其原因,是原材料成本上漲所致。據(jù)招股書顯示,讀書郎在2021年的原材料成本達到5.65億元,占銷售成本的87.7%。
與此同時,讀書郎十分依賴線下經(jīng)銷商,近三年線下經(jīng)銷商的銷售額占比分別為91.7%、85.0%及85.5%。
作為智能教育設備的供應商,讀書郎近三年的研發(fā)開支分別為0.36億元、?0.30億元和0.44億元,僅占全部營收的5.4%、4.1%和5.4%,顯著低于同行水平。
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,學習輔導app層出不窮,名師教學視頻、權威輔導資料等資源公開化、共享化,讀書郎依附的平板學習機不再是教育市場上的香餑餑,均價幾千元的學習機只是幫助學生的一種工具。
資本市場上從來不缺關于教育的故事,對于消費者而言,教育的剛需一直存在,但是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學習機,而這個時代卻不屬于讀書郎。